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最新资讯 > 行业快讯

口服固体制剂辅料变更原因多样

作者:--点击数:2009更新时间:2015-11-13 10:36:46
相比注射剂,口服固体制剂虽然安全性较高,但处方工艺更为复杂。涉及口服固体制剂上市后处方中辅料变更的,在其处方工艺补充申请申报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辅料变更的原因较多,新型辅料的不断涌现、制剂质量标准的逐步提高等都是推动制剂处方中辅料变更的因素。
“口服固体制剂处方工艺变更最常见的是药用辅料变更,其中主要包括辅料用量的变更、级别的变更和种类的变更。”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人简晓娜介绍说,辅料变更的原因和情形有很多,大体上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我国药用辅料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自然结果。我国早期研发口服固体制剂可供选择的药用辅料品种较少,大多数采用淀粉、糊精、蔗糖、氢氧化铝、硫酸钙等作为填充剂,淀粉浆作为黏合剂,干淀粉作为崩解剂,由于所用药用辅料可压性较差,生产过程往往会出现裂片、揭盖、黏冲、弹片等现象,制备的药片体积大、脆碎度低、溶出度低。随着我国药用辅料技术水平的加快提升,固体制剂用辅料有了更多的选择,比如可选用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乳糖、低取代经丙甲纤维素、甘露醇等具有良好可压性的填充剂,选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维酮K30溶液取代淀粉浆作为黏合剂,选用梭甲淀粉钠、交联聚维酮及其他超级崩解剂取代干淀粉作为崩解剂,从而大大降低了药片体积,提高了制剂的溶出度。新型药用辅料的研发应用,使得制剂规模化生产的过程具有更好的可控性,同时也使制剂的处方工艺变更成为了必然要求。
二是对主药及药用辅料特性认识不断深化。除药用辅料在制剂成型过程的功能性决定辅料变更外,对主药及药用辅料特性的不断深化,也促进了药用辅料应用变更。如滑石粉与季铵类化合物有配伍禁忌,目前大部分药企在生产此类药品时已采用其他润滑剂代替滑石粉;又如随着糖尿病患者的日渐增多,很多生产家庭常备药品的药企开始使用无糖型辅料替代传统填充剂药用蔗糖,以满足糖尿病患者需求。
三是制剂质量标准逐渐提高。近年来,随着制剂质量标准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口服固体制剂,尤其是难溶性口服固体制剂,开始逐渐增加溶出度检查。国内有相当一部分制剂仅设崩解时限考察,要达到理想的溶出度需要在处方中添加崩解剂和增溶剂,这就使制剂处方中辅料变更成为了必然要求。
四是新型制剂产业化加快发展。近年来,随着缓控释制剂中新型药用辅料研发应用步伐的加快,我国已上市的缓控释制剂同样面临着辅料变更的迫切需要。如使用羟丙甲纤维素K4MCR取代羟丙甲纤维素K15MCR作为缓释骨架,改善后者黏度波动范围大导致释放度不均匀的问题。除常用的羟丙甲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外,目前可供选择的缓控释药用辅料还有海藻酸钠、卡波姆等。
五是改善患者服药顺应性的必然要求。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普药在服药顺应性上存在苦、大、臭、不易吞服的缺点,尤其是儿童制剂。服药对患儿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患儿常常因为无法吞服而达不到治疗效果。如已上市非处方药小儿贝诺酯颗粒,大部分生产企业采用药用蔗糖、色素、香精作为辅料,因主药贝诺酯亲水性较差,在冲泡颗粒时不易均匀混悬,导致患儿无法摄取足够剂量的主药,这就需要变更处方中的辅料。
“制剂中处方工艺变更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部分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辅料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回避对已上市药品实施变更的研究和申请。”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教授蒋学华认为,处方工艺变更应全面综合评价其对药品质量、安全性、有效性的影响,研究的内容有时并不少于一个新的仿制药研究申报的内容。已上市药品实施变更的研究要求高、难度大,更重要的是企业要考虑成本控制。我国很多早期研发的普药,现在都有对处方工艺进行调整的必要,如维生素C片、愈酚维林片等,生产企业希望添加高分子材料做黏合剂改善维生素C的稳定性,改善愈酚维林片在压片过程的可压性。但这些普药目前基本处于微利状态,产品市场价格低,如果改变药用辅料后就会出现无利可图甚至亏损的情况。
来源:中国医药联盟“以上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与本网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