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产品导航 > 产品百科

抗菌药的时间与浓度的关系

作者:--点击数:2310更新时间:2015-11-13 9:29:25
我们知道,根据不同的抗菌特性,抗菌药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叫浓度依赖型,比如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两性霉素等;另一种叫时间依赖型,比如β-内酰胺类。浓度依赖型的,浓度越高,抗菌效果越好,而时间依赖型的,需要保持在MIC(最低有效浓度)之上足够的时间,才能发挥更好的抗菌效果。
β-内酰胺类的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属于时间依赖型的抗菌药。所以,查看我们的产品普妥利康、英力和激品的说明书就会发现,在【用法用量】项下,都会有“滴注时间30~60(或30~50)分钟”的字样。在时间依赖型的概念里有个MIC,意思是虽然作用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但是也是以一个特定浓度为前提条件的。那我们不禁要问,在MIC之上时,增加β-内酰胺类的药物的浓度,会不会对它实际的临床效果有促进作用呢?换言之,对于β-内酰胺类药物而言,更高的浓度,到底有没有优势?我认为,还是有的,至少它不是劣势。
我们从细菌产生耐药的角度来讲,低浓度的药物更容易诱使细菌产生耐药性。耐药性的产生,有两个前提条件:1细菌接触了抗菌药;2抗菌药没有迅速地杀死细菌。所以说,高浓度虽然不能使抗菌活性增加,但却能使耐药发生率更低。
一般认为4-5倍的MIC的称为“饱和杀菌浓度”,在此浓度下,杀菌率达到最优,此时再增加浓度,杀菌速率无明显增加。但同时,我们也知道,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有差异的,对于全身性的感染而言,有的组织器官就很难达到最优的杀菌浓度。这时候稍稍增加抗菌药的浓度,会使得低分布的组织器官中,药物浓度得到增加,这样一来抗菌的效果就会更好。当然,这里的效果增强,并非质的飞跃,而是疗效更优的一种表现。
综上,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细菌感染,特别是耐药菌的感染,在治疗时保持足够的给药时间的同时,适当增加药物的浓度,会取得更好治疗效果。